以“书”为媒,以“证”为引
——东宝法院“青年法官读书会”开讲啦
10月10日下午,东宝法院五楼会议室书香氤氲、思维激荡。一场以“民事诉讼证据认定与举证责任分配”为主题的“龙泉法韵·青年法官读书会”在此火热开讲。
30多位青年干警们围坐在一起品读经典,在王新平《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》的字里行间探寻司法实践的真谛,用书香浸润法袍,以思辨淬炼匠心。
以书为媒:审判台下的“思想交锋场”
在分享环节,五位青年干警围绕“证据认定”“举证责任分配”两个核心方向,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,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读书感悟。
青年法官 古立萍:“要坚持从真实性、合法性、关联性三维度拆解证据争议,洞察举证痛点,聚焦核心争议,让庭审质效再提升。”
古立萍从民事审判实践出发,结合书中“当事人举证痛点”“争议焦点梳理”“自由裁量平衡”三大要点,以“换位思考之镜”启发青年干警转化书中方法,提升审判质效。
民庭法官助理 李楚晗:“证据认定不是‘找茬’,而是“拼图’——要在细节中穿透形式,还原事实真相;举证责任分配不是‘甩锅’,而是‘平衡’——要在规则中兼顾公平,保障当事人权利。”
李楚晗从法官助理视角切入,以“穿透形式看实质”“拼图式核查”破解证据认定误区,用“平衡保障权利”诠释举证责任分配,展现了其对证据细节的严谨打磨。
民庭法官助理 苏灿:“证据是诉讼的基石。作为一名法官助理,要努力让手中的每一份裁判文书都经得起证据和法律的检验。”
苏灿重点围绕证据认定与举证责任分配这两大核心难题,分享她如何从书中汲取智慧,通过阅读这本书帮助她将工作中那些模糊的“感觉”和零散的“经验”,梳理成了清晰的“思路”和可操作的“技巧”。
漳河法庭法官助理 何雪薇:“作为司法工作者,我们处理的不仅是卷宗,更是案件背后的人生。对证据规则的严格遵守,本身就是对实现公平公正最有力的保障,也是守护司法公信力的第一道防线。”
何雪薇将本书喻为“操作手册”“思维之窗”“实践之桥”,从证据交换指引、法官心证洞察到程序正义坚守,展现了其对证据运用的深刻理解。
新入职法官助理 黄蓉:“对于刚踏入职场的我来说,阅读专业书籍、系统学习法学理论,是克服“本领恐慌”、提升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。”
黄蓉作为新入职的法官助理,从“实操性”切入,领悟证据思维精髓,将“工作留痕、严谨细心”内化为职业习惯,坚持读用结合促成长,展现了00后青年干警夯实基础、知行合一的进取姿态。
思维碰撞:跨条线司法智慧的共振共鸣
在互动环节,现场气氛愈发热烈。来自刑事、执行、立案等不同部门以及新入职的青年干警们纷纷打开话匣子,结合自身岗位经历,畅谈对法院工作的感悟,也坦诚抛出实务中遇到的真实困惑,既有“一线办案手记”的分享,也有跨条线经验的碰撞,展现了大家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追求。
院长寄语:让书香成为工作“助推器”
院党组副书记、副院长王明强以“五个关键词”深刻阐释了司法实践的核心命题,从实质正义与法律正义的辩证统一,到机械司法与能动司法的平衡智慧;从依法裁判与利益衡平的方法论,到破解程序空转、实质化解矛盾的路径探索;最终落脚于“三个效果”相统一的司法终极目标。这既是对法律条文运用的精准指导,更是对青年干警“如何办好案、办对案”的殷切指引。
院党组书记、院长熊建华结合自身司法实践与人生感悟寄语青年干警:“读书是法官职业的‘磨刀石’,须在法理典籍中淬炼,方能锻造明辨是非的锋芒;学习是青春远航的‘压舱石’,只有汲取知识积淀,方能稳驭司法事业浪潮;奋进是成长成才的‘试金石’,要在攻坚克难中检验本领、彰显担当。”
他勉励青年干警,一要怀“一马当先之志”,勇当司法改革先锋;二持“小马过河之勇”,敢探疑难复杂案件;三焕“龙马精神之貌”,以昂扬斗志投身审判;四锤“马到功成之才”,精研个案锤炼能力;五修“驽马十驾之功”,以恒心深耕专业;六怀“塞翁失马之心”,在挫折中砥砺成长。
本次“青年法官读书会”由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汪大林主持。
电话:0724-6087066
邮编:448000
地址:荆门市东宝区象山大道76号